長期以來,我們已經從報章雜誌上得知無數關於核能發電在環境、環保、生態等等方面,存在著莫大的威脅。
這些資訊的來源廣泛,多數是立場反核的NGO組織、學界,而一般大眾媒體也經常引用前述單位的資料。我們持續地耳濡目染,相關的資訊正逐漸成為一種社會上的常識。這樣的趨勢自然是反核人士所樂見的,尤其在2011.3.11日本福島發生核災之後,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核能發電確實就與我們的生活有著不容你我置身事外的關係。
正因為這樣的社會脈絡下,我們多多少少也已經有意無意地接收了關於這方面的訊息,所以對許多人來說,如果被問到如果核能發電發生意外會發生什麼危險,似乎都有辦法答上一二,不過這到底仍然不是我們一般民眾的專長所在,假如不是發於真誠地關心此議題,少有人能夠明確地指出核能發電在環境層面上好在哪或者壞在哪──甚至對於自己的印象與概念都抱持著模稜兩可的存疑態度。
這是因為一般大眾的資訊接收來源大多是主流媒體,而它們受限於報導的時間有限(不只是一則新聞的呈現,也包括新聞工作者生產報導的時間壓力),報導出來的內容多為片段式的(除非是長達半小時、一小時的專題節目),所以扣除了自發地主動搜尋完整資料的民眾,大致上身為閱聽者的我們時常是東拼西湊建構起我們對此議題的認識。
有鑑於此,我們「核電與環境」單元準備處理的將會是整理並簡單介紹關於核電議題在環境方面的相關資訊,並附上相關的連結或資料來源提供有興趣的讀者方便進一步查找更深入的訊息。
而值得一提的是,假若要談到核電─環境,不可避免的是一般呈現出來的資訊內容往往帶有反核色彩,因為在環境層面上,擁核立場的言論大致只
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緩溫室效應等等作為主張,而反核方之所以反對,正是主打核能發電對生態與環境造成衝擊的潛在風險,雙方的言論多寡在這一層面有比例上的不同。我們在這單元將引用的資訊也是如此,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立場(儘管我們沒有刻意避免文章的主觀傾向),我們的旨意在於為小眾的傳播者(獨立新聞工作者、小眾媒體、NGOs...... etc.)擔任中介的再傳播角色。
為防讀者們受到這單元的文章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在這裡先行告知。當然,如果對於我們文章的立場問題有存疑的讀者也歡迎提問,這裡暫時不再贅述。